Search


【當病人想自殺】
主持:謝建泉醫生
撰文:陳曉蕾
  • Share this:


【當病人想自殺】
主持:謝建泉醫生
撰文:陳曉蕾

生死教育學會創會會長謝建泉請來心目中最尊重和最信任的醫生:杜雁碧Dr. Anne Thorsen。她是挪威人,退休前在靈實醫院擔任紓緩治療科副顧問醫生 。

謝建泉問:曾否試過有病人說:「杜醫生,一針打死我吧。」

杜雁碧:一定有。許多年前有一位四十多歲的女病人,胃癌擴散,不能走路,進到醫院就問醫生:「可以立即打針嗎?我無用,甚麼都做不了,讓我死吧。」我跟她談,慢慢問她家裡有甚麼人。她有兩個女兒,一個八歲一個七歲:「但我沒有用,不可以幫她們。」我反問:「你覺得做媽媽甚麼是最重要的?是洗碗嗎?我自己就不喜歡洗碗。是不是有其他事?」
她就說:「我病了,還有許多事沒有跟她們談。」她本身是老闆,公司請了幾個人,她開始思考有甚麼想做,就想到請員工吃東西。當晚醫院同事幫她安排司機和汽車,讓她跟同事去西貢吃飯,回來後她開心很多,一直說話。她又說女兒想學鋼琴,我們就找來一座鋼琴。
這個病人後來對我說:「我唔會再問你做那些事(打針死掉)了。」能夠和同事吃飯,讓女兒接受她生病,她覺得自己「贏咗」。

謝建泉:很多時病人要求安樂死,我們最好不要回答反對安樂死的理由,變成辯論,不要跟病人講理,而是講情。病人把死當作出路,看不見其他的事。如果有安樂死,和同事吃飯、讓女兒學琴這些都不會發生。

杜雁碧: 我也有病人真的自殺,好痛,我覺得很難受,每次都會想為甚麼?那是一名三十多歲的男人,和他談天時很安靜,問一句答一句,沒提過想自殺,但一離開醫院,馬上找地方跳樓死了。

謝建泉: 有時我們最傷心,就是病人不出聲。早上才來覆診,第二天打開報紙就見到他自殺。「死喇!他覆診時我沒看到先兆?」我的心很不安樂。

杜雁碧: 我記得有一位病人,姑娘覺得不妥,請我去他家裡看看。病人七十三歲,看起來也很開心,甚麼都答好的。我和他談了二十多分鐘,才問:「這陣子情緒如何?會不開心嗎?」「都有一點點。」他坦白說有點難過。「有無想過自 殺?」我問。「你知道嗎?我昨晚打算自殺, 我住在三十七樓,這裡最高的,還可以走上樓梯。但昨晚起身時,老婆醒了,所以我做不到,我在等。但我今日見了你,不會死了。」
我馬上叫十字車,並坐在他身旁守住,他太太和女兒都跟著,到了醫院立即找精神科醫生。他有抑鬱。 一個月之後,他是真的開心了,每天跟太太飲茶,再過 了七個多月才過身。想想,如果他選擇跳樓,太太會怎樣 呢?女兒會怎樣呢?


撮自《生死學堂》
最後100本
歡迎來油麻地大人站買
或者網購 bigsilver.org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香港記者,關注又熱又老又窮的香港, 這裡每個album紀錄不同的報導. 另一個人臉書 [陳曉蕾]歡迎follow
View all posts